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张丫很有经验,英子记性好,熟记买菜人的各种说法也要求,两人综合起来,采购的单子定得很科学。

  英子把钱贴身揣好,离开这里之前,把门反锁好,老公房本来的住户已经不多了,多数是租客,鱼龙混杂。

  她匆匆下了楼,也有跟她一样的早行客,彼此之间都眼熟,互相打了招呼之后,各自奔忙去了。

  英子踩着三轮车骑行到批发市场,按照菜购的单子,向熟悉的经销商采购。

  她眼睛尖又识货,采购商别看是所谓的杜家熟人,一开始看她年纪小也想坑她,没想到英子不是好骗的人,这才老老实实做起了生意。

  比如豆角,同样两个豆角,外行人可能分辩不出来,实际价格相差一倍!

  别小看所谓的小摊主,脑子不精明的人做不了这一行当。

  来的时候三轮车是空的还好,回程的时候三轮车满满当当的全是货,英子骑着颇有些吃力。

  一边蹬车她一边想着,要是以后有人专门做配送的多好,客户订货,他们保质保量的将货送到客户手里……

  到了菜市场,刘婶已经来了,还给英子带了早点,英子跟她一起把菜码好,卖豆芽的摊主也来了,她不用上货,她是自己用机器生豆芽的。

  “孙姐,您这一天得生多少豆芽啊。”

  “没多少,夏天菜品种多,生二十斤豆子的就行了,冬天的时候得四十斤豆子。”孙姐不光在菜场零售,她也批发,每天早晨第一波顾客是各个饭店和别的少量带着卖货的店家。

  英子这边的顾客不多,孙姐那边的顾客多,英子跟刘婶说了一声儿,帮孙姐照应摊子,这在别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菜场嘛,虽说有竞争关系,邻里间也有打架的,但主流是守望相助。

  英子则是留心记着顾客都喜欢什么,要多大的量,留意着成本价格。

  闲时也会跟孙姐聊天,知道生豆芽的一些技巧,机器生豆芽,实际是要往里加药的,“不能多搁,多搁丧良心不说,也影响品质。只有二把刀才多搁,我都是死掐着量的。”说到量是多少,孙姐就不说了,这是亲两口子之间都不告诉的不传之秘。

  “嗯。”英子点头,“难怪呢,我妈在家也生豆芽,生不好就烂。”

  “烂是因为沾了油了,豆芽只要沾上一丁点油就不行,再有就是怕热。要说好吃还是手工笨豆芽好吃,可没办法大量的生,也没办法每次都保证一样的质量,现在人都瞧着这个豆芽好看、便宜,实际品质差远了。”

  “生豆芽可费水了,我妈生半斤豆子的都得用老些水了,您这些豆芽可咋整啊。”

  “所以租房得找有下水的啊,最好是底层,我原来租过一个二楼,那家防水没做好,一不小心就把楼下淹了,楼下那老娘们天天找我和我房东干仗,我就退租了,又租了个车库干。”

  “车库也能租啊。”

  “可不是,车库又没规定只能搁车,我租的那车库带二层铺的,我在上面睡。”

  “这样啊。”

  时间久了,英子还去过她家,看过她生豆芽的机器,知道她租的车库的价格,租车库最好的一点就是房东一般不来看干啥,只要租金到位,一概不管。

  城里人真好,人情冷淡啊……

  眨眼间英子干了一个月,张丫给了她四百块钱,“原来说是二百,现在看你干得好,我得给你四百,你别嫌少。”不是张丫自己要涨价,是好几家菜摊子都说了,要花更多的钱雇英子。

  “我初来乍到的,全靠姐您照顾。”英子收下了钱,转身到外面母婴店,给张丫没出生的孩子买了两套和尚服。

  人情就是越处越好,三个女人在一起久了,在这城市里相依为命也是种幸福。

  到了六月份,张丫瓜熟蒂落,在妇产医院生下了儿子,一个六斤七两沉的男婴。

  “给不给你老婆婆捎信儿啊?”刘婶抱着男婴问道。

  “等出满月再给他们打电话吧,我可不想再被气一场。”张丫皱着眉头道。

  “到底是人家的孙子。”

  “啥人家的孙子?我生的随我姓孙。”

  “孩儿,杜老四对你可不薄,这是他唯一的骨血,他人没了,你不能让他在地下心不安。”

  “不跟他姓就不是他骨血了?”张丫嘴上这么说,医生问出生证明上写什么名字的时候,张丫还是让孩子姓了杜。

  英子背后问刘婶,“为啥大姐不跟杜家人说她生孩子了”

  “还不是因为杜家人心黑,为了杜老四的赔偿金跟张丫打仗,要不是人家警察说了,赔偿金只有媳妇要的,没有兄弟姐妹要的,他们敢上去生抢。也是我家儿子厉害,摊上个熊点的也不行。”

  第34章 手工豆芽

  英子在这里遇见了刘婶的儿子刘大壮,看外表就是个厉害的,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古铜色的皮肤,大夏天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和纹身,跟着他的还有一个头发染得焦黄的姑娘。

  懂了,张丫一个女人跟婆婆一起在菜场卖菜,没人敢欺负的原因找到了。

  不是英子太现实,在菜场一个月英子就发现了这里的生存守则,人情味固然很浓,潜规则同样明显啊。

  英子手里现在有一部张丫给她的摩托罗拉a3,据说是在门口经营数码的那位大胡子老哥手里淘来的水货,比市场价便宜一半,菜场里有一半的人都用他“整”来的手机。

  她乐呵呵地举着手机拍了二十几张的全家福,尤其是彪形大汉小心翼翼抱着外甥的镜头更是没少拍。

  拍完了之后除了张丫之外,大家都凑在一起看照片,夸英子照片拍得好。

  两天后张丫出院回家做月子,英子帮着料理完之后,就去菜场了。

  家里有再大的喜事也不会休息超过三天,有再大的丧事,也是同样如此,小生意人,时间不去做生意,主顾就会被别家抢走。

  她到了菜市场,大家都追问张丫怎么样,英子拿出手机翻照片给他们看,“可惜没内存了,不然还能多照几张。”

  “哎呀,你早说啊!门口胡子叔那里有个小黑卡!插上就能多装照片了!”

  “我不知道啊。”英子趁着人少买了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