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的征程(1 / 2)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的征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的征程

界上没有永不陷落的要塞,但要塞能起到拖延敌方进用,赢得时间。时间,谁赢得了时间谁就有可能左右战局。林俊花大本钱打造一个仅次于塞瓦斯托波尔的布列斯特要塞,为的就是在将来可能爆发的苏德战争中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要塞迟滞部分德军三个月,所有的一切拖入就是值得的。

布列斯特要塞是个水源丰富却又缺水之地,前世每次看《莫斯科保卫战》中要塞守卫者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坚持抵抗,那是的林俊常常恨不得能拉个一车水给要塞的保卫者们。为了不让历史重现,林俊才下了那个大打水井的命令,还有给要塞各部分建立起有足够防护和配置合理的供水系统。

彼特尔-米哈伊洛维奇-扎.~令的第一天就很好的执行了林俊的命令,把城里所有会挖井和打压水井的白俄罗斯人都找了来,如果编成工程兵足有一个连。

挖井林俊没见过,但压水井林俊前世自己就会打:一根一头焊上尖头、尖头四周钻有几十个洞的自来水管,找一块下有地下水层的泥地,然后就是又倒水又往下捅水管,最后抡起大榔头一顿猛砸,中间还要东转西转上半天。只要捅到含水层就算大功告成,去掉被砸扁的水管头,接上“老鸭头(压水的那玩样)”就算大功告成。

要塞的水井当然是要挖在要塞防卫圈里面,还要遍地开花,但土专家们的一席话给了林俊当头一盆冷水——要塞很多区域不适合打井。

如果适合打井沙俄时期就到处是水井了。也不会被围后缺水。这里虽然四面环水,但地基大部分是直接构筑在岩层上。岩层就是含水也不是土专家们能够对付地,但还是在一些犄角旮旯地地方找到几处适宜打井的地点。

林俊暂时算是没辙了。只能给明斯克打电话,让那边尽快派一支钻机打机井的钻探队来,用“洋玩样”解决眼前地问题。

扎夫里洛夫问要打多少水井,“尽量多,无法打井的地域要设立蓄水池,不是只能用电取水的那种。要人力也能取水,这点非常重要!记住,要按照敌人已经进入要塞,守备部队被分割包围下仍然能喝到水的要求配备供水系统。这里虽然四面环水,但一旦被包围,我们将会被渴死!”

林俊的要求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塞内每幢建筑物都要有自己水源,成为一个个能够短时间可以自给自足的“小型堡垒”。

林俊这样级别地指挥员能把这里的建设情况分析的如此周到。下面的人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认真执行就是。扎夫里洛夫现在也明白首长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要塞——苏维埃与德国之战在所难免,他要做的是尽可能的为开战那一天做好准备。

他不知道首长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自己,但有一点他能够肯定,如果大战爆发。他和他的部队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人在要塞在!

林俊没有急于离开布列斯特。在附近视察了两天。布列斯特要塞筑垒地域不仅仅只是这四个环形要塞,还有两侧多处筑垒地域,而这些地方几十年前建造的工事都已经基本荒废,需要进行重建。

林俊知道历史上苏军筑垒地域部队管理地一些弊端,比如装备长期存放不舍得用而导致要用时问题不断,随着一道道的命令下去,这种情况将会改变。

“装备是拿来合理使用的,而不是宝贝式的藏着积灰生锈,那些精密设备还会受潮,需要良好地保养,要常拿出来操练操练。”

林俊的话将是部队新地条列。

827,基辅发来电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国第8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华沙陷落。

随着华沙的陷落,波兰土地上只剩下零星的战斗,德国人算是圆满的解决了波兰问题。

电报里一同来的消息是按照林俊在莫斯科时就定下的方案,苏德双方的边界地域设立了几处通关口,解决滞留在边界两侧波兰难民的问题。

难民不仅仅有往东跑的,也有往西跑的,就看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民族如何。恐惧法西斯政权的当然会想办法离开波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向着苏维埃的方向跑,更不用说那些家本来就在这边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族家庭。有些老家在波兰或对苏维埃、对共产主义抱有敌视的人选择一般都是离开苏维埃。

几个月前林俊就告诉大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都挡不住!他们想自己离开最好,留下来反而是不稳定因素。如果有难民是因为逃避德国的统治到我们这,我们欢迎,”

林俊的说法还是很有

的,人口是战争的基础(当然敌人除外),德国人也虑。虽然放过去的人对双方而言将来都可能是个威胁,但如果大家都不放行,那谁也没好处,所以在谈判时就难民问题达成过协议,难民互通最晚的期限被初步定在了战争停止后一个月,而现在给出的正式最后期限是10月1日。



因为要塞不方便成为难民通道,所以在布列斯特南方20里处就设立有一个正式的关口,林俊在离开白俄罗斯前想去那里视察。

洛西克已经率领部队返回明斯克,林俊视察关口的决定让扎夫里洛夫忙得晕头转向,死活给林俊增派了警卫部队,从后续抵达的要塞部队里调出一个战斗力最强的机械化步兵连,还加上了几辆BA-6装甲汽车。

林俊一开始并不想搞这么大的排场,他的36人卫队足够:安全,在说关口那还有苏军守卫。但在要塞司令地再三坚持下也就同意了。对于一般红军指挥员而言。自己实在太重要,不容有任何闪失。

、、、、、、

“那是什么地方?”

半路上林俊指着一处有部队守卫的区域问随行人员。

“那里是暂时关押波兰战俘的临时战俘营,安德烈同志。按您地命令。波兰士兵已经全部释放,关押在里面的都是波兰军官,基本都是原来驻守西白俄罗斯的波军,还有少量从维什库夫集群溃退下来的波军战俘。”古谢夫很好的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将首长驻地附近地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去那。”

林俊的出现引起了战俘营的骚动,不仅仅对付战俘营守备部队如此。对于战俘们更如同一枚重磅炸弹。

管理这里的指挥员是名内务部直属部队上尉,林俊的抵达让他激动了老半天,连忙组织部队迎接和加强警卫。一时间战俘营的气氛紧张起来,正在铁丝网内自由活动的波兰军官们紧张的看着一队明显是苏联内务部地军官和士兵走了过来。波兰军官们不是新手,他们能看出这些人明显与那些守卫不同,散发着一股压迫的气势,全副武装,武器基本还是自己没有见过的型号。

这样一队内务部人员来这里。很多战俘认为一直以来都在留传的谣言将要变成现实,这些人将带来死亡。苏联内务部在他们大部分人地眼里就魔鬼,而且苏联没有加入“日内瓦条约”,波兰人担心这些人就是来“处理”他们的。

当波兰人看清这队人是一个奇怪地防守队形。而保护的尽然是名年轻的苏联高级军官时,有些了解苏联的波兰军官变的绝望!

“中尉。看来我们今天要死在这里了。”一个中年骑兵少校对身边年轻的步兵中尉说。

“为什么?因为他们?”

年轻的中尉并不畏惧死亡。

“你看中间的那个年轻军官,就是那队人中间领章上有四个菱形标记的那个。”少校指给中尉看,“我在报纸里看到过这个人,他和你一样大,苏联最高荣誉获得者,第一个两次苏联英雄,他们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军衔相当于我们的上将。”

“是他!我听说过,屠夫二世,看来我们真的是要死在这了。”

林俊不知那两个波兰军官件正在谈论他,他正边看着这些战俘边听战俘营主管的汇报。

“有个波兰将军?”

“是的,总指挥,一个波兰少将,从德战区跑过来的,我已经进行了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