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三章 编辑部的震惊(2 / 2)


黄广轩有着自己的坚守,劝说金启华道。

金启华不想承担责任,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将论文推荐上去。

华夏数学学会理事长杨昌玉、水木大学数学系田广文院长、燕京大学张恭如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数学学报》的编委会,专门负责初审推荐上来的稿子。

每位专家收到黄广轩、金启华推荐过来的论文反应各异,有人认同、有人反对!

杨昌玉院士曾今在公众场合告诫年轻人,不要将精力浪费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无用功上。当看到数论领域的编辑将一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推荐上来时,皱着眉头心中不悦。

《数学学报》是一部科学专业的期刊,而哥德巴赫猜想根本是不可能证明的。

审稿人居然将一篇必然错误的论文推荐到编委会,肯定是水平不行难以察觉其中的错误!

田广文曾今是黄广轩的导师,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黄广轩在电话里将事情又叙述一遍,田广文立即引起高度重视。

在办公室坐下带起眼镜,重新打开电脑将黄广轩发来的论文仔细研读一遍。

“不仅没有找出任何的错误,里面的内容还带动数论工具的发展!”

田广文看完后心惊不已,倒吸一口凉气。

“田院长,广轩发来的论文你看完了吧,有没有发现什么错误?”

张恭如与杨昌玉恰恰相反,从学生时代就对哥德巴赫猜想极其感兴趣。

但直到成为燕京大学数学系教授都基本没有进展,看到李长青的论文时犹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地给田广林打电话道。

“暂时还没有发现错误,你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比较深入有什么见解吗?”

田广林是华夏知名的数学家专家,却没有任何头绪尴尬地道。

“论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阐述,基本符合我之前设想的方法!可我的设想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想到有人能真地将整个论证过程完整严谨得写成论文。”

张恭如对李长青的论文赞赞不绝口,用很钦佩的语气说道。

“这篇论文确实是有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过咱们还是召开编委会商量一下如何处理吧!”,

田广林研读几遍后,认为论文极有可能是正确的,但还是保险地道。

杨昌玉接到田广林、张恭如加班召开编委会的提议时,铁青着脸查看下收到的邮件。

迅速扫一眼后,又认真细致地将论文多反复查看几遍,接着整个人呆若木鸡。

且不说论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浑然天成无懈可击!

单是论文对数学工具的发展就有巨大的贡献,应用到某些领域可以产生质的飞跃。

李长青却在钟南山苦练斫琴技艺,似乎将淡忘给《数学学报》投稿的事。

丝毫不知自己一时兴起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将会对数学界造成何等风暴。

百年雷击梧桐木可遇而不可求,甚至比华夏名琴焦尾更加难得。

李长青不断地磨练斫琴的技艺,只有到达炉火纯青时才敢动手。

用一把普通的七弦琴端坐在竹林下,弹一首《郑风》唱着诗经中的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